![]()
——丰富师生精神文化。要求各校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,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清明节祭扫先烈,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,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,开设国学小讲堂,开展古典诗词朗诵大赛。二是丰富德育载体,落实开设德育课程,发掘语文、思品课程育人作用,组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,鼓励引导各校文学、书法、绘画等社团健康发展。三是加强班级舆论引导,大力发掘表扬班级好人好事,积极进行正面引导,提振社会正能量,营造团结协作的班级氛围。
——创设校园环境文化。美化靓化校园环境,在校园内植树种草,提高校园绿化面积;在校园内设立文化墙,展示校徽、校歌、校训,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窗,建设学校历史展览室,在校园内设立文明行为提示牌;塑造特色教室文化,教室门外悬挂班级名片,注明班名、寄语、班风、班训等,教室内设立班级之窗展板,展示学生绘画、手工、文章等,设立读书角,悬挂班级制度。
——健全校园制度文化。该市教育局印发了全市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,向各校下达了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任务,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对各校的年终考核。要求各校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,组建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。该市教育局决定每学期全市开展一次校园文化建设专题讲座,举办一次全市范围校园文化建设观摩活动。
——发掘特色地域文化。充分发掘华阴地域文化,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表演老腔、迷胡,组织华山诗词书画展览,开展重走智取华山路活动,搜集整理本地传说典故编写华阴地域文化教材。要求各校按照百花齐放方针,发挥各自特色优势,加强校刊校报编写校本课程开发,建设特色文化校园。
|